本報記者 杜雨萌
自10月17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預計到2024年底,‘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超過4萬億元”后,《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地方“白名單”項目信貸投放明顯提速。
例如,重慶市住建委11月11日發布消息稱,為做好房地產項目融資、保障房屋建成交付,重慶多措并舉推進房地產“白名單”制度落地見效。截至10月底,重慶市已有254個房地產“白名單”項目獲得授信688.1億元,其中,235個項目獲得放款518.4億元,有力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再比如,11月5日,深圳市委金融辦消息顯示,目前,深圳轄內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67個、審批通過金額超過800億元,授信金額位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
“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速度的加快,反映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在保交房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尤其是一攬子增量政策在加速落地顯效。”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后續房地產合格項目“應進盡進”、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盡早”,金融機構對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增強。
當前,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止跌企穩,“保交房”顯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隨著去年10月份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后,應運而生的房地產融資“白名單”機制,無疑在推動保交房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資金活水”角色。
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常務副會長趙秀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房地產融資機制‘白名單’的建立,不僅是為房地產項目融資提供了便利,更為房地產項目按時完工和交房提供了必要條件。”
從房地產“白名單”項目的信貸投放進度來看,自1月中旬設立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4月份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商業銀行對協調機制推送的全部第一批“白名單”項目完成審查,其中審批同意項目數量超2100個,總金額超5200億元。在9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介紹,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超過5700個,審批通過融資金額達到1.43萬億元,支持400余萬套住房如期交付。隨后,肖遠企在10月17日給出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據統計,“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已審批通過貸款達到2.23萬億元。
結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來看,截至10月31日,“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超3萬億元。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看來,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規模的擴容,除了為房地產項目帶來更多資金支持,緩解房地產行業融資難題,進一步推動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緩解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下行壓力外,還將有助于改善市場預期,提升居民對新房的信心,推動更多有效需求釋放。
葉銀丹認為,隨著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房地產支持舉措,預計今年四季度,房地產銷售有望迎來邊際改善,即“以價換量”趨勢延續,銷售有望進入筑底階段。
(責任編輯: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