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久久久精品,99视频/这里只精品24热在线,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精準對接企業 完善金融模式

2024-11-14 07: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蔡情)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精準對接企業 完善金融模式

2024年11月14日 07:09    來源: 經濟參考報     □記者 姚均芳 吳雨 北京報道

  近期,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助企融資突破1萬億元。通過這一平臺,銀行如何精準服務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平臺又為產融合作提供哪些便利?記者對多家銀行進行了采訪。

  平臺為媒,金融機構與企業實現精準對接

  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電路領域新興企業,在關鍵擴產期,一度面臨研發和市場開拓帶來的成本壓力。中國銀行從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上捕捉到公司融資需求后迅速對接,通過投貸聯動、固定資產貸款等多種方式支持了企業需求。

  興業銀行蘇州分行也是通過這一平臺發現了高新技術企業蘇州蘇納光電有限公司的融資需求。通過積極對接了解,分行對企業前景看好并授信,如今授信額度已增至3000萬元。

  促進金融機構與企業精準對接,助力高效融資,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優勢凸顯。平臺目前有網頁版和App版,點擊網站鏈接或下載客戶端即可登錄平臺。

  記者了解到,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獲得了各方積極參與,已匯聚34.65萬家企業、近3000家金融機構、159家政府機構、700多項金融產品。

  中國銀行公司金融部裝備制造團隊主管薛治介紹:“自平臺2021年2月上線以來,中行實現下轄全部37家一級分行同平臺對接。截至2024年10月末,中行通過平臺與超1萬家企業對接,助企融資突破1700億元!

  記者了解到,平臺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金融服務。企業可在平臺上快捷填報貸款期限、利率、貸款類別等融資需求信息,平臺會自動匹配相應的金融產品,對接金融機構。

  同時,平臺也會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快速識別企業的信用狀況和融資風險,對企業數據自動生成評價模型,為金融機構授信提供參考。

  興業銀行機構業務部總經理劉宏表示,平臺推動了中央與地方、產業與金融、科技與資本、直接與間接融資、產業鏈與供應鏈等多層面產融交流合作。截至目前,興業銀行在平臺支持2249家企業,累計支持資金1081.8億元。

  加強溝通交流,創新特色金融服務產品

  平臺不僅促進相關方面精準對接,也促進金融機構豐富完善專屬金融模式或產品。

  點擊“特色服務專區”可以看到,平臺設置了“產業轉移”“先進制造業集群”等特色金融服務專區,金融機構可根據專區主題上傳適配的金融產品,企業可按需從專區中選擇產品進行對接。

  “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為銀行提供了宣傳展示特色產品的平臺,同時也促進銀企針對專屬產品加強溝通交流,進一步促進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毖χ握f。

  “浦新貸”是浦發銀行在平臺上線的金融產品之一。今年春節前,高新技術企業上海澄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下游核心企業達成了大額合作協議。在獲得平臺推送的企業融資需求信息后,浦發銀行幫助企業在“浦新貸”產品發布當日便完成線上測額,成功獲得660萬元的貸款額度。春節期間,企業臨時產生資金需求,隨即通過“浦新貸”的全天候在線提款通道,線上自主完成了提款操作,實現30萬元的支用。

  浦發銀行科技金融部總經理袁蕊介紹,除了信用貸款產品“浦新貸”,浦發銀行還創新推出“浦科”產品矩陣,為高科技、高投入、長周期行業提供資金支持;推出“浦鏈通”品牌及數智化供應鏈服務體系,全流程線上化,有效解決供應鏈上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興業銀行在平臺上線了針對初創期企業的“高科技人才創業貸款”。這是興業銀行基于技術流評價體系打造的一款信貸產品,可為企業提供中短期的信用免擔保貸款。正是依托這款產品,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為四川康德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放款。

  目前,中國銀行已在平臺產品專區發布25個特色金融服務與產品。中行針對科技企業經營發展特點,研究設計差異化特色產品與服務。推廣“知貸通”“知惠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類產品;推出科技金融專屬審批模式,研發“創新積分模型”,量化評價企業信用水平及成長潛力,提升授信審批效率。

  挖掘更大空間,多方協作推進產融合作

  下一步,銀行如何加強與國家產融合作平臺的對接和推進產融合作?

  興業銀行表示,將密切關注重點行業政策文件、產業發展規劃等,調研重點行業的發展現狀,設計符合需求的金融綜合服務方案,充分利用平臺助企融資機制,拓展更多領域的產融合作場景。

  中國銀行表示,將積極參與平臺的建設與運營,鼓勵更多分支機構利用平臺資源精準捕捉企業需求,加大助企融資力度。同時,利用平臺積極推廣創新試點產品,為企業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多位銀行人士表示,為更好支持產融合作,將深化銀政企合作,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信息共享,提高融資對接的精準度和效率。持續探索推進產融合作新模式,在重點地區、行業、賽道深化產融合作。在資源配置上向科技金融傾斜,全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責任編輯:蔡情)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