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指標穩中有升成為10月份金融數據的一大亮點。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廣義貨幣(M2)增速過去兩個月累計升高1.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增速在10月份迎來今年的首次改善,與9月份相比,下降幅度減少了1.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M2與M1之間的增速差距也出現收窄。這些變化表明,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的背景下,實體經濟的活躍度有所提升,企業和居民的投資與消費意愿也隨之增強。
近段時間,一攬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生效,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人民銀行進行較大力度的降準,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優化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項工具,鼓勵長期資金入市,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總的看,市場反應積極正面,社會預期明顯好轉。
信貸結構也出現不少亮點。一方面,企業貸款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較多,這為穩投資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數據顯示,10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3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這些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另一方面,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有所好轉。10月份,我國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企穩,明顯好于前9個月月均減少690億元的水平,也好于前兩年同期的水平。
當前,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M2余額已分別突破400萬億元、300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也超過了250萬億元,金融總量增速一直保持在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且略高的水平上,金融支持力度穩固。也要看到,存量金融資源已處于高位,再保持增量高速增長難度越來越大,也并不現實,一味求量反而可能加劇資金空轉等各種虛增問題,忽視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
宏觀調控思路已在逐步轉變。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物價低位運行等是當前宏觀調控需要關注的突出問題,這既是短期經濟運行困難的表現,也是中長期結構轉型深層次矛盾的反映。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今年的金融街論壇年會發言中表示,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增長,需要把握好增長速度與質量、內部與外部、投資與消費的動態平衡。從中可見,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不是簡單的刺激,而是政策邏輯的重大調整,不僅有短期擴需求的方案,同時還有大量改革、結構調整的方案。當前,加強需求側管理正在逐步達成共識,未來在出臺支持政策的同時,也需加力推進改革,實質性擴大內需。
下一步貨幣政策會更加注重量價結合,注重發揮利率調控的作用。利率影響消費和投資,對宏觀經濟有重要意義,是貨幣政策的核心。中國人民銀行一直在按照“放得開、形得成、調得了”的思路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存貸款利率已全面放開,未來要在“形得成”和“調得了”方面下功夫。“形得成”需要金融機構提升自主理性定價能力,“調得了”需要著眼于利率政策更好服務于宏觀調控職能,盡可能緩解影響利率調控的約束。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