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熱情持續高漲。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外資配置人民幣債券規模較高,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債券接近800億美元,為歷史同期次高值。此外,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境外投資者已連續10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境外投資者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4.31萬億元。外資參與隊伍也在持續擴容。6月,新增7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6月末,共有1133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其中567家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入市,823家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257家同時通過兩個渠道入市。
境外投資者在配置人民幣債券時也展現出新的投資傾向。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于麗峰表示,境外投資者的主要增持券種為同業存單、政策性金融債和國債等。因為考慮鎖匯收益,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債券的綜合收益要高于配置美債。
“以6月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及1年掉期點計算,外資買入1年期中國國債同時簽訂1年期遠期合約,綜合收益率為5.85%,明顯高于美國1年期國債收益率4.36%的水平。”于麗峰說,由于套息交易在短端的確定性較強,所以本輪外資流入增持短期限的同業存單規模已超6000億元,超過增持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之和。
此外,避險屬性也是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的原因之一。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江會芬近期表示,人民幣債券具有較高的分散化投資價值,避險功能正在不斷增強,人民幣債券收益與G7國家、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債券收益率相關性較低。據測算,2024年中美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相關性僅為0.05。
展望后市,于麗峰認為人民幣債券目前仍處于外資流入的初級階段,外資主要持有國債、政策性銀行債和同業存單,未來隨著國內信用債市場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外資持有國內債券的品種將進一步豐富,規模也將持續擴大。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還顯示,由于我國外貿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貨物貿易保持較高順差,上半年貨物貿易跨境資金凈流入位于歷史同期高位。服務貿易也在有序恢復,其中,跨境旅行支出回升的同時旅行收入也明顯增加,體現了我國優化外籍來華人員服務的積極成效。在這些因素支撐下,盡管近期受到分紅派息等季節性因素影響,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仍保持合理有序。
“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條件有基礎延續基本穩定。”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內部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隨著宏觀組合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將更加穩固。同時,我國外匯市場具有較強韌性,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占比穩步提高,有助于外匯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從外部看,全球經濟恢復將繼續提振外需,有利于我國外貿保持增長態勢;歐美等發達經濟體逐步啟動降息,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外溢影響有望趨于緩和。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