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久久久精品,99视频/这里只精品24热在线,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險資譜寫“養老金融”大文章 養老社區多點開花

2024-07-12 07:13 來源:證券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關婧)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險資譜寫“養老金融”大文章 養老社區多點開花

2024年07月12日 07:13    來源: 證券日報    

  做好“五篇大文章”既是保險機構的應有之義,也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針對“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險企進行了怎樣的探索?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實探險資打造的養老社區,探尋保險業與銀發產業的融合發展之道。

  險企多業態布局養老社區

  從北京南站乘坐城際列車,30分鐘便可抵達天津站,再乘坐十來分鐘出租車,就來到了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

  該社區位于天津市核心城區——和平區。與其一街之隔的便是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80米之外便是天津和平微醫醫院,步行300米便到達泰安道歷史文化街區。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社區原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建筑花園大樓,建筑始建于1934年。

  記者看到,改造之后的大樓,“修舊如舊”特征明顯,保持了文物建筑原貌,內外飾裝修充分還原英倫特色,內部進行了全面的適老化改造,并配有餐廳、棋牌室、醫療服務中心等多種設施。

  入住該社區的長者聞德榮表示,在這里可以享受專業的照護,還不用遠離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周邊醫療資源也豐富。“老了總有病,看病要方便!

  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是大家保險旗下專業養老品牌“大家的家”城心醫養項目,由大家健投負責運營。社區采取長租并對原有物業進行改造的輕資產投資模式。

  事實上,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只是保險公司布局養老社區的案例之一。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近年來,險企加力布局養老社區,投資方式和業態呈多元化特點,很好地滿足了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目前由保險公司投資的養老社區已有70多個。

  從投資方式來看,部分險企以重資產方式投資養老社區,使用自有資金拿地、建設、運營。目前,泰康人壽、中國平安等險企皆采取這種方式投資養老社區。部分險企則以輕資產方式投資養老社區,主要通過租賃改建等方式取得養老物業,或者將運營服務外包。目前,大家保險、信美相互人壽等險企主要以此方式投資養老社區。此外,也有部分險企采取了輕重并舉的方式投資養老社區,如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等。當然,投資模式并非一成不變,險企也在結合自身情況和運營實踐持續優化。

  中華聯合保險集團研究所首席保險研究員邱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同模式各有利弊,重資產模式更有利于整體把控品質,但對險企的資金實力、戰略定力和資源整合能力都提出了較大考驗;輕資產模式更加靈活,但也面臨物業形態受限、物業久期不一定很長等挑戰。

  從險企投資的社區形態來看,邱劍認為,目前各種養老社區形態較為豐富,無論是風景優美的城郊養老社區,還是煙火氣十足的城心養老社區,抑或是旅游與養老結合的旅居養老社區,險企皆有涉足。這些社區很好地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不同狀態的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也是保險服務養老金融的重要體現。

  深化融合發展

  險資布局的養老社區一邊承接著人們的養老需求,一邊也為險企的保險主業進行賦能,保險主業與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愈加深入。

  經過多年的投資和運營,保險公司的養老社區運營和服務已經越來越專業化,在中高端養老市場形成了較好的品牌效應。這不僅能給險資投資帶來長期回報,也能進一步賦能保險主業,在養老這一生態上為保險營銷形成資源支撐。

  從養老社區與保險業務的聯動來看,一般是保險公司推出可對接養老社區入住權益的保險產品,消費者投保后獲得權益,產品以分紅型年金保險和終身壽險為主,并根據社區不同檔次,對應不同的總保費門檻。整體來看,在大城市,入住保險公司打造的養老社區“門檻費”較高,在200萬元上下?梢,養老場景對保單銷售有促進作用。

  從投資角度看,大家保險進行的相關測算顯示,在運營良好的基礎上,養老社區平均可實現3.5%的內部收益率(IRR),現金回報20年。在市場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養老社區的投資運營是長期投資的理想標的。

  當然,養老社區并非適合所有險企,其具有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等挑戰,需要險資具備資金實力和戰略定力。同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社區運營初期階段,險企也采取了靈活的策略,即入住權不與保險產品掛鉤,消費者繳納相應的定金和月費即可,由此提升養老社區運營效率,聚集人氣,為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近兩年,保險公司持續加大對養老社區的投入,開業社區呈加速之勢,還有部分儲備項目待入市。在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看來,目前,我國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在銀發經濟方面的投入還不夠,服務和產品還不完善,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責任編輯:關婧)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