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久久久精品,99视频/这里只精品24热在线,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赴港投保亂象頻發 監管部門表態零容忍

2024-10-23 16:35 來源:金融時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馬欣)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赴港投保亂象頻發 監管部門表態零容忍

2024年10月23日 16:35    來源: 金融時報    

  近日的一則消息,讓香港保險再度站到了“風口浪尖”。

  日前,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下發《廣東金融監管局關于開展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違規跨境投保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開展對全轄(不含深圳)全行業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違規跨境投保專項治理工作。雖未明確點名,但劍指赴港投保亂象。

  近年來,香港保險因產品的靈活性、較高的投資回報和多幣種選擇等深受內地消費者的喜愛,據統計,近兩年內地消費者赴港購買保險的總金額已達數百億港元。但與此同時,赴港投保所引發的銷售亂象也引人深思,無資質銷售保單、違規向客戶提供回扣、獲取高額轉介費等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更是嚴重擾亂了保險行業秩序。

  監管重拳出擊“地下保單”

  據悉,近期,部分金融消費者向監管部門反映,個別銀行保險機構從業人員向客戶推介境外保險產品,亦有部分非持牌主體以“家族辦公室”“咨詢公司”為名向客戶推介銷售境外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記者了解到,按照現行規定,如未獲得授權,香港保險業務員和保險經紀人均不可在內地直接銷售香港保險。同樣,內地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經紀人也不能代理香港保單。這種未經中國監管部門批準,在內地銷售的境外公司保單也被稱為“地下保單”。

  “‘地下保單’不僅侵犯了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嚴重擾亂了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消費者而言,跨境投保帶來了諸多風險,包括法律和合規風險、外匯與政策風險、保單收益與投資風險、服務與信息不對稱風險等,將直接影響保單的兌付與承保。“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非法‘地下保單’不受內地和香港法律保護,一旦發生糾紛,投保人將陷入維權困境。”上述業內人士稱。

  此外,從市場視角而言,“地下保單”還容易滋生外匯黑市,容易產生逃稅行為,為個別人實施洗錢、轉移隱匿資產等犯罪行為大開方便之門。

  《通知》的發布,意味著繼2004年原保監會與公安部聯合印發《關于嚴厲打擊非法銷售境外保單活動的通知》、2016年原保監會先后發布《關于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關于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后,監管部門對違規銷售“地下保單”行為的再一次重拳出擊。

  根據《通知》,此次專項治理工作將全面排查是否存在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參與、組織或協助非法銷售(含非法宣傳、推介)境外保險產品、違規跨境投保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機構或個人存在收受境外機構利益,在境內以各種講座、會議、活動等名義或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宣傳、推介境外保險機構保險產品的行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險產品的客戶赴境外投保等行為。

  同時,《通知》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在排查報告中向監管部門提供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違規跨境投保相關的非法結售匯、洗錢等非法活動線索。

  據悉,此次專項排查分為自查、整改治理和總結三個階段,各金融機構須在10月15日前提交自查報告。

  保費與亂象齊漲

  近年來,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熱情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23年,內地訪客赴港投保的個人人壽保險新造保單保費累計達590億元,占其個人業務總額的32.6%,創造僅次于2016年727億元的紀錄高峰。

  “不可否認,香港保險具有一定優勢。”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研究院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表示,比如,香港保險產品的保費相對合理、回報率高、保障范圍廣;再比如,香港保險產品能夠幫助投資者實現海外資產配置,尤其是香港儲蓄分紅險。在產品設計方面,可以選擇不同幣種保單、可允許同一保單有多個受益人等,在全球都具有競爭力。

  但隨市場熱度而來的是,赴港投保的亂象也“水漲船高”,除了上述“地下保單”外,備受關注的還有“違規向客戶提供回扣”“獲取高額轉介費”等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上半年,香港保監局聯合香港廉政公署進行聯合執法行動時,就曝光了一起“返傭”行為,一名保險經紀和一名轉介人被拘捕。

  面對市場亂象,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在《通知》發布之前,香港保監局就曾發文提醒,切勿墮入無牌保險銷售陷阱。香港保監局稱,市場上出現一些依靠非持牌人士銷售保單的業務模式,情況更隨著需求增長而變本加厲。這些非持牌人士會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轉介”或“介紹”內地訪客在香港購買保險,但其行為卻不止于此:盡管沒有所需牌照或獲認證從事這些活動的資格,他們仍會向內地訪客提供意見和特定的建議,并主動推銷個別的香港保險產品。這些行為令內地訪客承受巨大的不良銷售風險。

  為此,香港保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赴港投保需關注7大注意事項:親身赴港購買香港保險、不要與無牌人士接洽、直接向保險公司支付保費、切勿與中介人協議回傭、了解產品的特點及風險、留意索賠事宜、認識香港保險業的規管。

  “跨境保險通”可行否

  既然公眾對赴港購險需求較高,是否可以在滬港通、深港通和跨境理財通穩步推進的大背景下,開展大灣區的“跨境保險通”?

  上半年,一則關于“跨境保險通”的兩會提案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意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羅卓堅建議,仿效債券通及滬港通等模式,讓香港保險公司在大灣區以試點形式銷售產品,并分階段試點銷售不同類型保險產品。

  不久前,金融監管總局對這一提案進行了答復:考慮到內地與港澳地區的保險市場在法律體系、監管制度、機構管理、產品設計和銷售、消費者認知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市場風險易交叉傳染,消費者權益保護難度較大,現階段直接開展跨境保險通試點的時機尚不成熟。

  “目前港澳保險機構未在內地設立商業存在,直接向內地消費者跨境銷售保險產品的建議以及港澳保險從業人員直接到內地向客戶進行推銷及銷售產品的建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等有關規定存在沖突。”金融監管總局答復稱。

  不過,隨著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大灣區消費者對跨境保險服務便利化的需求日益增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現實。金融監管總局透露,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建設,為向大灣區內地居住或者工作的港澳居民及內地居民提供其合法持有港澳相關保單的售后服務。經充分調研并廣泛聽取意見,目前已形成工作方案,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支持運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在后續工作中按程序統籌研究推進。(記者 李丹琳)

 

(責任編輯:馬欣)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