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記者了解到,部分保險公司通過虛假投保的方式騙取國家財政補貼資金,造成國有資金大量損失,讓農業保險難以起到保障作用。由于農業保險業務區域性壟斷嚴重、投保過程缺乏監督、農民對農業政策性保險的認識存在誤區等原因,相關業內人士建議,要謹防政策性農保資金成保險公司“唐僧肉”,應加強農險監督預防機制、打破壟斷形成多元競爭態勢、農保項目實行陽光運作,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真正惠農,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農保不惠農 竟成“唐僧肉”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各地分局公開的行政處罰顯示,近期有多地多家保險公司存在農業保險虛假承保理賠的情況。今年4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新疆和碩支公司因虛假承保理賠,被停止接受農險新業務1年,并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行政處罰;6月,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陽江中心支公司因農業保險費用列支不真實,虛列保費套取費用、農業保險承保投保標的數據不真實等原因,被處以113萬元的罰款。
為更便捷進行操作,部分保險公司打通地方政府,向農業、保險等相關負責部門輸送利益腐蝕干部,聯合基層村官,虛報農保內容、投保人,從中獲取巨額利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近日公布的相關案例顯示,廣西憑祥市紀委監委在監督檢查中發現,2018年至2021年期間,時任白馬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李某及該村6名干部與保險公司業務員馬某合謀,由村干部發動群眾虛報種植面積參加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騙取國家財政補貼,以虛假出險的方式騙取保險理賠款,該案件造成了財政多支付政策性農業補貼50余萬元。
江泰經濟保險集團董事長沈開濤告訴記者,部分保險公司通過虛列保險人,冒用農戶名義繳納保費虛假投保,一旦發生自然災害需要賠付時,農戶在投保不知情情況下,也就不會索賠。與此同時,保險公司騙取大量財政補貼和賠款,獲取高額利潤。“農保資金沒有惠農,反而吃肥了保險公司,其巨額利潤大都來自政策性農業保險。”沈開濤說。
缺乏全流程監管
記者在基層調研中了解到,農業保險業務存在區域性壟斷。一些地方要求保險公司造假套取財政補貼,也有基層政府截留保險公司給受災地區被保險農戶的賠款,甚至“硬性”授意讓保險機構違規經營,還有地方政府親自或通過中介機構壟斷、分配市場問題。中國保險學會在《中國農業保險市場韌性測度及影響因素分析》報告中稱,在當前高度依賴財政補貼的農險體系中,地方行政干預對農險市場韌性造成的負面效應會被急劇放大,甚至遮掩了保費補貼對農險市場韌性的提升作用。
記者在湛江市徐聞縣走訪了解到,當地的農業保險幾乎被人民保險、太平洋保險等幾家大型保險公司壟斷。“雖然地方選定保險公司都采取招投標的方式進行,但實際上幾乎被壟斷,一些中小保險公司無法入局。”一位保險公司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農業保險投保過程缺乏必要的監督也導致資金的濫用。農業保險是不同于一般財產保險的財產保險類別,除了保險人和投保人雙方當事人之外,還必須有政府參與。在我國的政策性農業保險中,政府雖然不是簽約人,但在某種意義上卻是“第一推動力”,動員和組織農戶投保。同時,一些地方在保險選擇、承保和理賠的各個環節缺乏監督,由于農戶規模小而散,就會出現保險機構和中介機構尋租問題,也會發生政府直接干預農業保險經營活動的問題。
由于農業保險中存在遠比商業保險復雜的經濟和法律關系,業務中的很多活動涉及財政、稅務、農業、林業、漁業、民政、發展改革等部門,如果沒有一個專門可擔當監督管理職責的機構,那么僅靠金融監管局全面履職實際上是有困難的。
此外,部分地方還存在政策宣傳推介不到位的情況,很多農民對農業政策性保險的認識存在誤區。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表示,由于農民不清楚農業政策性保險,相關宣傳不夠,投保的意識也比較淡薄。有的農民抱有一種僥幸心理,不愿意投保。很多農民對農業保險認識不足、心有疑慮。比如東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農作物種植十年九收,雖然投保金并不多,但農民認為是浪費錢。同時,由于部分農民警惕性較差,在涉案人員的小利誘惑下便將身份證等證件借出,使得經管站人員可以輕易地以農戶身份在銀行開設理賠賬戶,成功獲取理賠款。
讓農險項目在“陽光下”運行
受訪業內人士建議,應加強農險監督預防機制、打破壟斷形成多元競爭態勢、農保項目實行陽光運作,確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真正惠農,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一方面,應加強農險監督預防機制。檢察機關與農業部門應建立預防職務犯罪聯席制度和案件線索移送、相互通報制度等,共同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完善農業保險專項資金管理監督制約機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專業教授庹國柱表示,對于基層政府在農業保險中的行為,應該制定行為規范,也應該有專門部門來監管;對于經營農險業務的社團組織和合作保險組織應制定有較強針對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規則,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保險供給體系的積極作用。
部分受訪專家表示,農保項目應實行陽光運作,接受公眾監督。將農業保險與村務、財務公開相結合,使農業保險在陽光下運行,從而做到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確保農業保險補貼資金真正惠農。相關部門應將農保政策以發放“知情書”、手冊或對農民代表集中培訓等形式直接傳達,提高農民對惠農政策的知情度、支持度和參與度。同時,鄉鎮黨委、政府和上級農業部門應及時對投保條件、投保人員和保費發放情況予以公示,定期公布“農保”人員名單,發動社會力量進行監督。
另一方面,應打破壟斷形成多元競爭態勢。業內人士建議,保險公司在地方區域壟斷嚴重,應鼓勵更多保險企業參與其中,相互競爭、相互監督;還應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受理、審核、發放、監督等工作環節進行分解,具體落實到農業、財政、信用社、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明確職責定位。比如,投保環節可由各村級組織自行承擔,農業部門初步審核后,報保險公司再度審核,公示結束由鄉鎮政府簽字確認后,“農保”方可生效。另外,在出險理賠過程中,同樣應形成層層把關制度。
(責任編輯: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