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福利久久久精品,99视频/这里只精品24热在线,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構建巨災保險保障體系

2024-10-24 07:15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關婧)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構建巨災保險保障體系

2024年10月24日 07:15    來源: 經濟日報     □ 本報記者 武亞東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顯著上升,巨災對社會經濟造成的損失不斷增加。在這一背景下,巨災保險作為應對自然災害和管理風險的重要市場化工具,逐漸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保障機制初步確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32億元,顯著高于去年同期的382億元。在巨災頻發和損失加劇的背景下,保險行業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專家表示,巨災保險的發展對于完善和創新我國多層次的國家風險治理和保險保障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的巨災保險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自然災害頻發,政府與市場逐漸意識到建立完善巨災保險制度的必要性。2016年,我國正式推動巨災保險制度的建設,地震巨災保險的全國推廣標志著巨災保險邁出了重要一步。

  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巨災保險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國際上已有不少國家建立起了完善的巨災保險機制。以美國的國家洪水保險計劃(NFIP)和日本的地震保險體系為例,這些國家通過政府與市場的協同運作,在高風險區域為公眾提供保障。政府通過財政支持和補貼,幫助保險公司降低承保風險,提高投保率。這些成功經驗也為我國提供了有益借鑒。

  近年來,隨著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巨災保險保障范圍也逐步擴大。2024年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財政部聯合發布文件,進一步擴大了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的保障范圍,將臺風、洪水、滑坡等自然災害納入其中,并將基礎保險金額翻番。

  同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了對巨災保險的新要求,強調巨災保險要更好地服務于防災減災救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再保險監管司)副司長陸玉華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巨災保險保障機制已初步確立,并在巨災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損失補償作用,有效減輕了災害造成的風險。

  巨災保險作為市場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在自然災害發生后為受災地區提供了經濟補償,幫助受災居民和企業快速恢復生產生活。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8月,巨災保險共同體為全國4283萬戶次居民提供了約9萬億元的巨災風險保障。而在臺風“摩羯”期間,保險業已賠付和預賠付的保險款項達32.33億元,展現了巨災保險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

  隨著各地巨災保險試點的不斷推進,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區域性巨災保險項目。在臺風和洪水頻發的地區,試點開展了巨災保險項目。例如,廣東省自試點以來,巨災保險的保費收入已達8.6億元,賠付金額則達19.3億元,巨災保險在地方防災減災中的作用日益顯著。

  盡管我國的巨災保險制度已初具雛形,但覆蓋面和賠付比例依然較低。陸玉華表示,發展巨災保險仍需進一步加力推進。當前我國保險業在應對災害事故中的角色日益重要,但與全球水平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間。2024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約1200億美元,其中保險賠付達600億美元,占比50%。而我國的保險賠付占比僅為10%,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技術產品不斷創新

  技術和產品創新是推動巨災保險體系完善的重要動力。近年來,保險公司通過科技賦能,不斷提升災害風險評估、理賠和風險管理的能力,尤其在巨災風險模型和數據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發了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巨災風險模型,涵蓋地震、臺風、洪水等災害。基于大數據和氣象信息,這些模型能夠幫助保險公司更準確地預測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規模,從而提高保單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和春雷表示,再保險作為“保險的保險”,其核心職能是分散轉移風險,助力應對重大、復雜及特殊風險,是建立健全國家巨災保險保障體系的關鍵。再保險護航保險業穩定發展,跨周期、跨市場、多渠道分散巨災風險,同時支持保險業擴大巨災保險供給,推動產品創新。

  在科技應用方面,無人機、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巨災保險領域。例如,人保財險利用無人機進行災害現場的查勘定損,大幅提升了理賠速度和準確性。中華財險通過研發天氣指數保險,將海洋牧場的氣象風險與保險產品結合,成功為養殖企業提供了定制化保障。

  保險產品的創新同樣推動了巨災保險體系的完善。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2024年間,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注冊平臺上累計注冊的巨災保險產品約165個,其中在售產品98個,全國性產品33個。例如,平安財險在廣東省的巨災保險項目中,應用了指數保險,投保人為地方政府,保障對象為地方財政。當臺風風速或降雨強度達到預設閾值時,保險公司無需查勘即可直接賠付,確保資金能夠及時到位,用于災后救助和重建。

  巨災保險的成功實施也離不開跨行業的協作。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表示,保險公司與氣象部門的緊密合作,可以確保在災害發生前通過預警系統和風險模型及時提供預警,幫助各方提前應對。通過與政府和科研機構合作,保險公司能夠獲取更全面的氣象和地質數據,從而提升其在巨災保險中的風險評估能力。

  此外,再保險機制也是保險公司分散巨災風險的重要手段。例如,中再產險通過發行巨災債券,將巨災風險轉移至全球資本市場。2015年,中再產險在百慕大發行了中國首只巨災債券,為國內臺風風險提供了再保險資金保障。中再產險總經理王忠曜表示,這種通過資本市場分散風險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巨災保險的承保能力,也為全球風險管理提供了中國智慧。

  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近年來,我國發展巨災保險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問題。專家指出,部分省份已開展巨災保險試點,但整體覆蓋面仍然有限,尤其在災害多發的南方省份之外,其他地區的巨災保險普及率較低。數據顯示,當前巨災保險試點工作主要集中在廣東、云南等少數高風險地區,覆蓋率不足30%,導致部分地區在災害發生后缺乏足夠的經濟保障,影響了災后重建的速度和效果。

  同時,雖然保險公司推出了一些創新性的巨災保險產品,如臺風指數保險和暴雪指數保險,但總體來看,巨災保險產品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仍有待提高。巨災保險的高效運行離不開精準的災害預警和風險評估,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氣象和災害數據支撐。然而,保險公司與氣象部門之間的合作尚不足,數據共享和互通不夠充分,導致風險評估的精確性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產品定價和理賠,尤其是在農業保險和天氣指數保險等領域。

  盡管發展巨災保險面臨諸多挑戰,但其在我國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陸玉華表示,未來巨災保險的發展將繼續以擴大覆蓋面為核心目標。政府將在現有試點基礎上,鼓勵更多省份加入巨災保險體系,推動其從南方災害多發地區向全國擴展。例如,廣東省的巨災保險試點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可以推廣至其他風險較高的地區,如地震多發區。

  對于巨災保險的未來發展,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副總裁降彩石建議,應加快巨災保險立法,明確巨災保險的法律地位、保險保障范圍和運作機制,為巨災保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同時,需加強財政支持和相關配套政策,建立巨災財政保費補貼和稅收優惠機制,激勵各方廣泛參與。此外,還應加快完善多層次的風險分散體系,建立全國或區域性的巨災保險基金,支持國內巨災證券化。

  在豐富巨災產品供給方面,降彩石強調,要深化供給側改革,完善政策性和商業性巨災保險產品的供給,進一步拓展巨災保險的內涵和外延,發揮保險行業的資源集聚優勢,不斷提升風險減量能力。同時,應加強構建減災防災大數據信息共享機制。保險行業應與相關部門協同合作,構建全國統一的防災減災大數據平臺,充分利用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形成災情災損數據庫,為災害研究和防災救災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未來,隨著立法的完善和風險管理手段的多樣化,巨災保險將在中國防災減災體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社會經濟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責任編輯:關婧)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