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歷經了前幾年的高速增長,近幾年,健康險市場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同時,健康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高端醫療險產品賠付率較高。那么,健康險公司如何找到突圍之路?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專訪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友剛。
朱友剛表示,從宏觀層面看,國務院近期發布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業界稱為保險業新“國十條”)明確了健康保險的發展路徑。
從企業層面來看,“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健康險產品和服務的升級必不可少,尤其是高端醫療涵蓋的責任范圍要廣、保障程度要高。”朱友剛表示,面對當前高端醫療險賠付率較高這一現實,保險公司必須在健康管理、醫險融合等領域下功夫,從而推動健康保險的發展“更健康”。
朱友剛認為,保險公司至少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醫療服務前置,針對不同人群提升醫療服務的專業化程度。例如,做好慢病管理、專病管理,真正把發病率控制在上醫院之前。
二是要做好醫療網絡的管理工作。隨著醫保和商保信息平臺實現“總對總”對接,健康險行業期盼已久的與醫保數據平臺進行對接,邁出了實質一步。由此,險企不僅在產品設計、定價等方面有望獲得更多數據支撐,也有助于更好管理醫療網絡,做好核賠工作,防止保險欺詐。
三是將健康管理和保障程度相結合,健康管理做得越好的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好的保障,并降低免賠額。
近期,平安健康險不僅將公司的核心健康險產品體系進行升級,而且還升級了“樂健康”服務體系,從傳統的就醫理賠延伸至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務。這可以視為平安健康險探索“醫+險”融合的又一成果。
除了擔任平安健康險的一把手,朱友剛也是北大醫療集團的一把手,因此,他也是醫險融合的深度探索者。中國平安在參與北大方正集團司法重組成為新方正集團實際控制人后,便開啟了對其核心資源板塊北大醫療集團的資源協同。有了北大醫療集團的醫療資源加持,平安健康險在醫險融合方面的探索也在持續深入。
首先,平安健康險正在把醫療端患者以及保險端客戶的需求打通,建設了保險行業首家醫療健康“HIS”系統,通過保險醫健履約、保險醫健支付、服務調度等核心能力提升,改善客戶的就醫體驗。其次,通過幾年的協同發展,逐漸形成專業化的隊伍體系,包括產品開發體系、精算團隊、醫療團隊和銷售渠道團隊,都在逐漸加深相互協同。最后,在醫療保險數據沒有完全打通的情況下,積累了底層風險架構體系,使產品設計不再僅僅基于保險的風險體系,還將醫療健康風險因子納入考量。
不過,保險和醫療健康的協同之路仍有難點待突破。朱友剛說:“健康險和醫療領域的融合任重而道遠,這是兩個不同的行業和領域,所屬不同的監管體系,兩個行業的人員也互相不了解,站在保險產品開發角度來講,目前雙方還沒有完全實現數據打通。但同時,它們又天然地聯系在了一起,保險的保障標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醫療健康領域也是圍繞著人來進行,這也是保險業新‘國十條’要求把健康險和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底層邏輯。”
最后,朱友剛補充說:“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未來醫險融合的程度會越來越深,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