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飽含著市場對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種種期望,國內首批基金管理公司誕生,拉開了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大幕。再回首,公募基金行業已形成以《基金法》為核心的完善規則體系,保證了行業規范發展,迄今未出現重大系統性風險,并且“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行業格局已經形成。同時,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達1.66萬億元,為養老金保值增值作出重要貢獻,并積極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可以說,通過不斷自我提升,公募基金在資產管理行業中樹立了良好的標桿典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公募基金行業更要不忘初心,以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發展普惠金融為目標,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更為全面、主動地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邁上基業長青新征程。
完善制度堅守本源
中國公募基金業從誕生至今,一直得到制度建設的“保駕護航”。1997年,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奠定了公募基金行業規范發展的基礎。此后一年,國內首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誕生。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公募基金行業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法規、自律制度,已形成以《基金法》為核心,涵蓋不同環節的規則體系,從法規層面落實了基金管理人的忠誠義務與專業義務。基金托管制度被理財行業廣泛效仿;基金行業內控制度為財富管理行業樹立標桿;完善的信息披露規范體系及XBRL商業語言的運用令基金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便于計算機處理,易于市場監督;嚴格的估值標準保證基金資產的公允性;投資比例限制有效防范風險,保障投資者權益。在上述一系列制度體系的保障下,公募基金行業迄今沒有出現重大系統性風險,投資者權益得到有力保護。
“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是資產管理行業之本源。公募基金行業自誕生之初,就堅守本源業務,恪守“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并率先推出銷售適當性制度,使尊重契約精神的委托理財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奠定了財富管理行業理財文化的根基。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制度建設,公募基金業既保證了行業規范發展,又促進了行業變革。例如,2013年,在“放松管制、加強監管”思路指導下,《證券投資基金法》完成修訂,放寬基金發行審核、放開專業人士持有基金公司股權等一系列制度瓶頸的突破,推動基金行業向更為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在產品層面,公募基金產品體系不斷豐富,投資范圍逐步擴展,特別是近日首批公募FOF產品開始發行,實現了底層資產投資與大類資產配置的專業化分工;REITs產品也在積極研究推進中。在公司治理層面,公募基金公司控股股東已呈多元化格局,并引入更為靈活的激勵約束機制,股東、核心員工與投資者利益一致的公司治理體系日臻完善。同時,相當一部分基金管理公司開始根據自身在產品風格、渠道策略、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選擇專業化、多元化發展路徑,行業逐步形成差異化的戰略發展格局,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普惠大眾踐行責任投資
正所謂“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與時俱進的制度建設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穩步增長,長期業績表現良好。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7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為123家,產品數量4419只,管理規模達10.07萬億元,分別較2012年末增長59.7%、277%、252%。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達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50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達7.64%,超出目前三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89個百分點。公募基金累計向持有人分紅達1.66萬億元,為長期信任公募基金的投資者創造了可觀回報。
值得稱贊的是,相對其他資管產品,公募基金投資門檻較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市場基金率先實現金融理財與金融支付的融合,推動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大發展,為廣大消費者創造了收益和金融便利,成為普惠金融之典范。
規范的運作管理、出色的管理業績,也讓公募基金贏得了養老資金和企業年金的青睞。基金管理公司是全國社保基金最主要的委托投資資產管理人,在18家管理人中占16席。企業年金方面,11家基金管理公司取得企業年金管理資格。過去十年,公募基金分別助力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實現年均投資收益率9.26%和7.57%的良好業績,在機構投資者中樹立了良好聲譽。
近年來,公募基金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在發揮買方力量和機構投資者影響力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實踐。例如,2016年度,76家基金管理公司共就12338項議題代表基金對外行使了投票表決權。同時,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通過行業發聲、國際交流等形式積極倡導長期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基金管理公司積極履行機構投資者責任,探索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出發,全面考察選股對象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將責任投資納入投資決策。
不忘初心力求基業長青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公募基金已成為資管業典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公募基金行業更要不忘初心,以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發展普惠金融為目標,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更為全面、主動地發揮機構投資者功能,行穩致遠,力求基業長青。
首先,公募基金行業要進一步踐行長期投資和責任投資理念,服務實體經濟。公募基金應當從社會利益和投資人利益出發,充分發揮買方對賣方的約束作用,關注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領域表現優秀的企業,挖掘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優質投資標的,以長期理念進行投資,從而實現服務實體經濟、助推實體產業轉型升級的目的。
其次,公募基金行業要積極引入養老金等大類資產配置需求,實現行業發展與國民福祉的全面提升。養老金制度建設關系我國養老體系可持續發展與國民的養老福祉,公募基金與養老金相輔相成。在資產安全性、運作透明度及成本收益方面,公募基金顯著優于其他形態的資金管理服務。同時,養老金進入公募基金也必將有力地推動資本市場買方功能和長期資本形成。業內專家表示,發展養老金第三支柱,鼓勵個人開立延稅型個人養老金賬戶并自主投資于公募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產品便是可行路徑。
最后,公募基金行業要進一步完善合規風控體系,奠定穩健發展良好基礎。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提升合規風控水平是公募基金穩健發展的基礎。近年來,監管機構、行業協會一直在提升行業的合規風控水平,相繼出臺《基金管理公司風險管理指引(試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規范》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壓力測試制度體系。下一步,公募基金行業要將合規風控要求落到實處,搭建內生性的合規風控體系,以有效防范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