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新基金發行情況整體略顯低迷,而在6月出現反彈,迎來一個發行小高峰。但在下半年的首月即7月,新基金發行較前一個月出現明顯降溫,環比下降超四成。總覽2022年前7月,新基金發行規模同比下降近六成,創下2019年以來同期新低。
展望后續新基金發行能否回暖,有專業人士分析,基金募集形勢仍將主要受到資本市場實際走勢的影響,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得到持續改善,且市場估值與歷史平均水平比較仍然處于較低位置,下半年基金發行形勢有望好轉,尤其有利于權益基金。
7月新基金發行規模
環比降超四成
2022年下半年的第一個月,新基金發行較前一個月出現明顯降溫。
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為統計口徑,7月新基金成立109只,相較6月的139只下降21.58%;7月新基金發行規模為1268.98億元,相較6月的2358.1億元環比下降46.19%。
對此,德邦基金認為,6月份成立的1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總募集規模接近千億,貢獻了6月份近一半的募集規模,這也是7月份新基金成立募集較6月份出現斷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
觀察2022年上半年的新基金發行情況,6月份是募集規模最高的月份。而7月份1268.98億元的新基金發行規模在2022年排名第二,前五個月的新發基金規模分別為1188.20億元、337.67億元、1212.42億元、835.12億元和917.96億元。2022年前7個月,新發基金規模合計為8118.4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6.47%,這一規模也是2019年以來同期新低。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業務負責人劉亦千表示,整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新基金發行市場呈現一個先遇冷后修復的結構性特點。上半年新基金發行規模不佳,主要原因還是與國內A股市場開年來低迷的行情有關,由于上半年國內外環境都異常復雜,投資風險偏好持續低迷,基金新發,尤其是權益基金的新發壓力急劇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債券基金反而成為基金公司主要發行的基金類型,尤其是作為創新基金的同業存單基金更是在上半年獲得大賣。
此外,持有期基金的發行也明顯有所增加,在弱市中發行持有期基金體現出管理人更希望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硬性要求持有人長期投資,鎖定客戶投資時間,規避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情緒干擾和不適當贖回。但自從5月上海宣布逐步復工復產以來,新發基金市場開始逐步回暖,從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兩個維度來看,均較5月前有了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對權益基金的投資需求也明顯有所提升。
權益基金發行回暖
債券基金發行降溫
從細分結構來看,7月權益型基金發行回暖,而債券型基金發行大幅降溫。
數據顯示,7月份權益類新基金(股票型+混合型)發行規模為767.28億元,占比60.46%,而6月份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為262.75億元,占比僅11.14%;7月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為444.88億元,占比35.06%,較6月2039.94億元的發行規模環比下降78.21%。
匯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權益型基金發行回暖的原因主要是基金的發行與市場的走勢息息相關,今年以來,國外因素錯綜復雜,疫情擴散和俄烏沖突影響了全球供應鏈,推高了全球通脹水平,企業基本面走差,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提升,市場資金面走弱,市場情緒極度悲觀,所以造成了今年上半年權益基金發行較少。隨著7月以來外部沖擊減弱,國內復蘇預期不斷增強,權益市場回暖,所以權益型基金的發行數量與規模有所提升。
而債券型基金發行降溫的原因是,從市場來看,經濟基本面預期轉好、股市回暖、債市投資收益下降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從數據來看,6月債券基金發行環比擴大,7月債券型基金發行回歸常態,所以產生了大幅下降。從結構來看,6月發行債券基金共2039.94億元,其中同業存單基金發行了1033.59億元,而7月同業存單基金僅發行了13.1億元,這也是債券基金發行份額下降的主要原因。
百嘉基金董事、副總經理王群航則指出,權益類新基金7月前兩周的走高,先是與某只百億基金的突然爆款有關,后是與多只碳中和ETF的熱賣有關,多只中證1000ETF的成立也一定程度助力規模上升。但這一切,都屬于發行市場中的外力因素,若剔除這些因素,權益類新基金的總體發行情況依然較為艱難。
展望新基金發行后續能否回暖,劉亦千認為,基金募集形勢仍將主要受到資本市場實際演繹的影響,國內方面,隨著疫情形勢的明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國內經濟預計會逐步復蘇;海外方面,美國加息靴子落地以及俄烏沖突或有所緩和,均有利于資本市場的修復。總體而言,預計下半年基金發行形式有望好轉,尤其有利于權益基金。一方面,近兩個月來市場反彈較為強勁,權益市場的情緒明顯有所改善,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得到持續改善。另一方面,市場估值與歷史平均水平比較仍然處于較低位置,投資性價比較高。此外,公募基金的價值已經得到大眾越來越普遍的認可,上半年因風險偏好下行所抑制的權益基金投資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快速修復。
(責任編輯: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