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健康養老”“投資返利”……這些令一眾老年人心動的“好事”,只存在不法分子導演的“劇本”里。12日,城廂法院對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進行宣判。
2017年7月,被告人劉某林與同案人杜某華在北京注冊成立某某普健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劉某林系實際控制人。該公司以經營社區養老業務為噱頭,宣稱投資人交費成為會員后可享受養老養生服務。該公司通過制作宣傳冊、小視頻等宣傳手段吸引投資人到門店參觀考察,還推出全國連鎖加盟模式、“債權債務置換購買股權項目”等,吸引老年人交納債權本金37%的錢款以購得與債權本金等額的公司股權,并承諾按月支付股權回購款。
當年12月,劉某林發展莆田地區投資人吳某某在莆田城廂區成立加盟公司、設立服務點,以投資成為會員、推薦人員有相應獎勵及推出“債權債務置換購買股權項目”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資。截至2021年4月,該公司共向莆田地區投資人非法吸收資金1184600元。
城廂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林違反國家金融管理制度,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1184600元,并給投資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42337元,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本案部分犯罪對象為老年人,對被告人劉某林酌情從重處罰。7月12日,城廂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林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并責令其退出贓款,返還各被害人。
辦案法官表示,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重視健康的心理,欺騙誘導老年人投資養老服務。本案中被告人劉某林就成立所謂的養老服務公司,向社會不特定老年群體非法吸收資金,還推出全國連鎖加盟模式,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有獎、債權置換股權為幌子,引誘老年人進行投資。該類公司因逃避金融監管,籌集的資金大多被犯罪分子隨意支配使用,一旦資金鏈斷裂或公司人員下落不明等,不僅對投資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會對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呼吁廣大老年人要提高警惕,購買、投資“養老服務”前要與家人商量或咨詢專業人士,不盲目相信高額回報,謹防上當受騙。(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黃爽)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