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公募投資半年業績大洗牌 貨基和混基哪個狂攬高利潤?
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上半年總利潤超過百億元。貨幣基金是最強助力,僅余額寶就給天弘基金的投資者帶來215億元基金利潤
《投資者報》記者 潘亦純
486
2017-9-11
投資者報
隨著半年報的披露,上半年公募基金投資成績單已全部出爐。那么華北地區公募基金公司表現到底如何?
從收入端來看,數據顯示,上半年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在收入端表現較好,均高達百億元。其中,天弘基金上半年收入達269億元,排名第一;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則以214億元、171億元分列行業二三名;此外,建信基金、銀華基金上半年收入也超過50億元。
由于今年股市、債市表現平穩向上的原因,華北地區大多數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基金利潤同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表現較好,總利潤均超過百億元;長盛基金、泰達宏利基金、東方基金、建信基金、民生加銀基金、中融基金等多家公司基金利潤均同比扭虧為盈。
收入前十名大洗牌
與往年類似,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收入大部分仍由利息收入(債券利息、存款利息、股息)構成,不少公司的單項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較高,例如九泰基金、北信瑞豐等債券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均超過50%。
而股票差收入指標由于能反映基金公司的炒股能力也備受關注。數據顯示,上半年,華夏基金遠超第二名,成為股票差價收入最多的基金公司,收入達26億元,其中,華夏上證50ETF、華夏全球股票(QDII)等產品為公司帶來了不錯的股票差價收入。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由于股票市場回暖等原因,今年上半年,收入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洗牌。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銀華基金、長盛基金、泰達宏利基金等公司依靠股票差收入或者債息收入,強勁增長而躋身前十。
貨基是利潤主要來源
上半年貨幣基金業績表現亮眼,再加上規模較大等原因,成為大多數基金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投資者報》記者觀察數據發現,34家華北基金公司中,有三分之二的基金公司利潤排名前三的基金產品中,至少包含一只貨幣基金。僅有泓德基金、匯安基金等公司前三名為混合型、債券型等其他類型產品。
最為明顯的是后起之秀天弘基金,上半年僅余額寶就給投資者帶來215億元基金利潤,占總利潤的比例超九成。此外,天弘云商寶、天弘現金管家等多款貨幣基金表現出色,基金利潤均超過1億元。
又如國壽安保基金,今年上半年國壽安保貨幣總利潤約為5億元,占公司20億元利潤總額的25%。民生加銀基金也是類似情況,民生加銀現金寶貨幣、民生加銀現金添利貨幣、民生加銀現金增利貨幣3款貨幣基金上半年總利潤為7.36億元,占公司總基金利潤的比例也超過50%。
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貨幣基金規模突破5.3萬億元,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近期,證監會正式出臺《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對貨幣基金投資、規模等進行了一系列規定。
那么新規出來之后,貨幣基金收益將如何變化?還能否在下半年再展雄風?
大多數市場觀點認為,新規出臺后,貨幣基金收益率將呈現下降趨勢。主要源于監管對于貨幣基金投資上的一些規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同一商業銀行的存款及其發行的同業存單與債券,不得超過該商業銀行最近一個季度末凈資產的10%,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投資于主體信用評級低于AAA的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合計不得超過10%等,這給貨幣基金的資產配置帶來很大挑戰。
一般而言,評級低的金融工具為了吸引客戶,收益相對較高,但新規實施后,基金公司就無法通過大量配置低于AAA的金融工具來拉升收益率。
國壽安保方面認為,在新規出來之后,客戶結構相對分散、貨幣基金規模在千億元左右且資本充足的貨幣基金由于資金配置的靈活性,發展空間更大。
貨幣基金大戶天弘基金則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將貫徹落實監管規定,一如既往地將流動性風險管理放在首要位置。
混合型基金拖后腿
與貨幣基金相對的是混合型基金。顯示,有大約二分之一的基金公司虧損額最大的基金品種是混合型基金,例如上半年華北地區總虧損額最多的中郵基金、華商基金等,混合型基金表現都不太好。
數據顯示,中郵基金旗下中郵核心成長混合、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等上半年虧損上億元。華商基金旗下24只基金產品出現虧損,其中偏股混合型產品數量為19只,占比近八成,如華商新銳產業混合、華商主題精選混合、華商未來主題混合、華商動態阿爾法混合等,上半年虧損均超1億元。
此外,指數型基金雖然跟著指數走,但對于不少基金公司來說也容易成為一個“坑”。上半年基金利潤排名第一的天弘基金,就栽在指數型基金上,天弘創業板A、天弘中證環保產業A等表現不佳。
天弘基金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這幾款虧損產品均為被動指數型基金。指數基金管理的好壞,不在于同業排名,也不在于凈值漲跌,而在于能否與對標的指數實現緊密跟蹤,為投資者提供指數化投資工具。上述這些收益不佳的產品基本上與創業板股票下跌行情相符合。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天弘基金旗下的19只指數基金,絕大部分實現了正超額收益,指數跟蹤非常緊密。截至6月30日,天弘系列指數基金共有7只產品(A/C類分開計算)年內收益超10%。”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