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業界視為“數據資產入表元年”。1月1日,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下稱《暫行規定》)正式實施,數據資產被納入會計處理范疇。為企業與宏觀經濟帶來多維度價值,今年以來,各方圍繞數據資產探索的積極性正快速升溫。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最新發布的《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情況跟蹤報告》顯示,一季度,在A股上市的5000多家企業中,有18家上市公司在一季度財報中披露了數據資源,共涉及金額1.03億元,其中無形資產0.79億元。從目前的入表情況來看,無論是入表公司數量還是入表金額,A股上市公司數據態度較謹慎,尚處于起步階段。業內人士表示,數據資產入表是連接數據價值與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梁,這一資產未來在行業中所占比重會持續上升。而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數據資產,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小市值上市公司探路“入表”
從實際控制人屬性來看,18家上市公司均以民營企業為主。區域位置方面,這1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國8個省和直轄市。其中,北京有6家,涉及金額0.57億元;山東、浙江、江蘇、廣東各有超過1家上市公司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共涉及金額0.36億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數據資產入表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及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涉及金額居前。另外,企業規模方面,截至5月末,第一季度完成數據資產入表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市值為500億元以下的企業(占比94%),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市值低于100億元,僅有1家企業市值在500億元以上。
“從數據資產入表的門檻和成本來看,小市值公司可能在數據資產的管理和會計處理上面臨較少的復雜性,因此更容易進行數據資產的入表。而大公司由于業務復雜,數據資產的辨析、成本歸集、收入成本匹配和攤銷年限確認等方面存在更多挑戰,導致其入表意愿相對較低。在這18家公司中,市值較高是青島港和山東高速,而這兩家其實都是城投或類城投國企集團的下屬子公司,是跟隨整個城投/國資委控股集團整體的入表項目一起進行的,這可能更是自上而下的推行。”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講席教授李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從數據資產入表能帶來的經濟效用來看,李峰分析稱,小市值公司尤其是信息數據服務業務占比較大的小市值公司,數據資產是資產化還是費用化對公司利潤率等可能影響更大。“本次我們對13家數據資源期初金額為零的公司進行理論測算,13家中有2家的利潤率影響超過了10%,這意味著如果這些數據資源完全費用化處理進入本期利潤表,他們的利潤率會下降10%,影響較大。而大市值公司,由于其業務的多元性,其財報指標對此的依賴度較小,更因為其市值較高,已經通過二級市場達到較高的融資,因此也沒有小市值公司那么迫切的需求。”李峰表示。
從研究組通過PB估算的數據資產入表帶來的邊際市值增量測算看,入表為這13家公司帶來了合計1.75億元的理論市值增量。其中,航天宏圖、每日互動、卓創咨詢、拓爾思、美年健康、開普云6家企業的理論市值增量超出了千萬元。
“入表即擔責、披露即擔責。從這個意義上講,入表可能對上市公司而言是相對謹慎的過程。比如科創板企業里面只有12%的公司把研發費用作為資產入表。但現在也只有第一季度的財報,現在沒有入表的企業也有很多已經展開了梳理與探索,這個過程還需一定時間。”李峰告訴記者,當前,上市公司在入表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值得關注,包括數據資產的價值評估、數據資產的確權、會計處理的選擇等。
“鏈接”金融價值成效漸顯
受政策激勵,一些新興行業的非上市民營企業也在數據資源的金融價值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報告顯示,目前已有8家民營企業抓住本地政府大力推進數據資產入表的機會,在環境保護、數字孿生和低空經濟等數據領域實現入表突破。而制造業和產業發展領域也有所嘗試,以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企業居多。
報告顯示,武漢飛流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乘木科技(珠海)有限公司等8家民營企業在數據資產入表后大力推動融資。其中,已有4家企業成功獲得銀行授信。如此前4月,中科城市大腦、鮮度數據、江蘇豬八戒網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分別獲得江蘇銀行8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貸款,乘木科技獲得中國工商銀行珠海分行200萬元貸款。
同時,城投公司與類城投國企“入表”也較為踴躍。自數據要素、數據資源等系列政策明確以來,各級地方政府紛紛通過成立數據集團、數據運營公司、數據資產管理公司等方式,將包括公共服務數據、國企經營數據、特定行業數據等在內的數據資產進行登記和管理。根據報告,國內已有22家城投公司和28家類城投國企披露了數據資產入表情況,部分企業已運用入表資產開展融資活動。從數據資產類型看,報告顯示,50家企業的入表數據資產以交通數據和公共數據為主。
數據資產入表的目標是價值變現。這些數據資產入表企業中,已有12家城投公司和類城投國企通過入表資產成功實現融資,總額約為1.02億元。融資金額以500萬元和1000萬元居多,最高達到2000萬元。其中,柳州市東科智慧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基于車聯網數據產品,分別獲得廣西北部灣銀行柳州科技支行數據資產質押貸款1000萬元、柳州銀行科技支行數據資產無質押貸款1000萬元,是所有企業里獲得融資額居前的。
數據資產入表仍待系統推進
“數據資產入表不僅僅是財務的事情,而是研發、產品、業務、風控、法務和財務多方協同的工作。”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胡海斌表示,入表前期要有完善的產品立項,產品開發過程中要有詳細的工時記錄,最后還需要有明確的數據資產管理辦法。目前已完成數據資產入表的企業數量較少,且入表資產規模也不大。業內人士認為,《暫行規定》能否有效地促進企業挖掘數據資產的潛在價值、盤活資產、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仍有待進一步論證。大勢所趨之下,全社會層面的數據資產入表及其市場認定仍長路漫漫。
數據資產入表案例不斷涌現的同時,行業也面臨科學量化難、預期經濟利益流入評價難、數據產品市場價值評估難等一系列難題。進一步推動數據資產的高效管理、深度挖掘其金融價值,成為業界和學界關注的焦點。
李峰表示,數據資產的價值評估如果缺乏成熟的評估標準和市場參考,可能導致資產定價虛高、甚至嚴重背離真實價值。基于數據資產的金融業務必須以穩健為底色,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目前而言,無論是數據資產本身的內涵定義和邊界還是評估實踐中的測算標準等,社會各方尚未達成統一認識。就數據資產本身而言,其確權的復雜性、價值易變性、質量評價的難度、治理標準、法律與監管尚處發展期等都對評估實踐提出了挑戰。在相關法律法規與行業評估機制建設層面,各方也在積極推進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化工作。但這還不夠,亟需結合數據資產特性創新數據資產估值框架與體系,建立行業協會,扶持專業機構從事數據資產估值業務,提高評估專業性。
另外,在實際操作層面,國內資產價值評估主要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法三種基本方法。目前為止企業把數據資源入表基本上是按照成本法入表,但是融資過程當中往往是取決于市場法或者收益法的估值,如在2024年之前有公司做數據資產無質押增信貸款時使用的就是收益法,這和入表有關聯但是不完全一樣。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晨表示,數據資產入表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其中包括強化數據合規意識、打造數據核算體系、挖掘數據資源、追蹤數據歷史成本,開展數據質量評估等一系列工作。數據資產入表后,數據資產增信、數據資產作價入股、數據資產質押融資、數據資產證券化是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四大方向。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從數據要素化到數據要素資產化是一次關鍵飛躍。數據入表標志著數據資產化進程的啟動,這一過程中還面臨市場關、會計關、法律關的不同考驗。不管哪個行業,將來都會和數據資產打交道。數據資產入表,既要積極推動,也要非常慎重穩健,不能一哄而上、急于求進。唯有如此,才能讓數據資產的作用不斷凸顯,為數據資產化進程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