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應規避潛在違約可能性較大的品種
本報北京6月2日訊 記者曹力水報道:今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PR大同債”今日上午交易出現異常波動。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的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自6月2日9時51分開始暫停“PR大同債”交易,恢復交易后,如交易再次出現異常波動,上交所將實施第二次盤中臨時停牌。
在6月1日上午開盤不久,“PR大同債”就因為出現異常波動而被上交所臨時停盤,直到下午臨近收盤才恢復交易。今天開盤不到30分鐘,“PR大同債”就由開盤價99.68元暴跌28.47%,截至收盤,報收于72元,跌幅達27.77%,上交所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理性投資。
據了解,“PR大同債”是大同市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011年在上交所發行的企業債,債券評級為AA級,面額100元,票面利率6.5%,期限6年。2015年以來,債券價格一直穩定在100元上下,就在5月29日,仍維持在101.3元的價格收盤。值得注意的是,今天該債券僅成交24手,相比25億元的發行總額,這或許并不意味著債券投資價值的實質性下跌。
然而債券市場所顯現出來的一些風險卻值得投資者注意。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債市的市場化機制逐漸加快,一方面,政策方面對債券市場監管逐漸“松綁”,債券市場的供給端不論是在品種還是數量上都有擴大趨勢,另一方面,隨著一些債券的違約事件頻頻出現,剛性兌付逐漸打破,未來二級債券市場價格暴漲暴跌或許將不再鮮見。
事實上,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利率風險等都屬于債券市場的正常規律,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曾表示,“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參與主體的增多,投資者應強化風險意識,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選擇投資品種,注意規避風險”。
在招商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看來,近期穩增長政策的密集出臺,重在疏通信用傳導渠道,有利于信用風險的收斂,但投資者應避免投資潛在違約可能性較大的品種,未來債券投資將步入“精細化擇券”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