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應該根據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下降的現實,對應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本報記者 傅蘇穎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外匯局22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6953億元人民幣(等值1092億美元),較8月份大幅增加4208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7296億元人民幣,上月逆差8070億元,較8月份略有下降;銀行自身結售匯順差344億元人民幣,上月是逆差5326億元,較8月份有明顯改善。在經歷了5月、6月兩個月順差之后,銀行結售匯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逆差,逆差規模逐月擴大,9月份更是創出半年來的最大逆差規模。
外匯局副局長王小奕同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逆差為3015億美元,跨境資金流動波動加大。
“今年以來或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資金確實呈現了一定的流出趨勢。” 王小奕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結售匯為逆差,表明企業和個人呈現凈購匯狀態。但凈購匯并不意味著立即對外支付,購匯后可能是支付進口或對外投資,可能是償還境內外匯貸款,也可能是存在銀行,所以結售匯逆差與涉外收付款逆差的差距較大,體現了企業和個人對匯率的預期和對經濟形勢的判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目前的貨幣政策操作中,迫切需要將量和價合并來考慮,目前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補流動性不足,但其期限過短與貸款并不匹配。同時,其成本仍然偏高,導致金融機構負債和融資難以有效下降,在需要穩增長的背景下,不利于信貸的有效增加。“應該根據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下降的現實,對應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幅度應為一次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