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6日訊 自2009年IPO重啟之后,新股業績“變臉”已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不僅“變臉”的速度越來越快,幅度越來越大,而且“變臉”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涉及的行業亦越來越廣。在上市公司頻現業績“變臉”的背后,包裝粉飾難辭其咎。對此,獨立財經撰稿人曹中銘表示,建立事后嚴懲機制很有必要。
鑒于新股業績“變臉”愈演愈烈的現象,曹中銘建議,監管部門有必要建立新股業績“變臉”的事后責任追究與嚴懲機制。對于“圈錢”后業績下滑的公司,可以取消其三至五年內的再融資資格以示懲戒;對于“圈錢”方案已獲監管部門批準但還未實施的,如果業績出現下滑,理應“取締”。
曹中銘認為,A股市場頻現包裝粉飾業績現象,其根源在于違規成本低,與此同時,也與監管部門常常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密切相關。此次監管部門欲對自查后仍然出現問題者進行嚴懲,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
原文地址:
http://blog.ce.cn/html/27/101827-1703756.html
作者介紹:
曹中銘,獨立財經撰稿人。重視對政策面、時事熱點的分析,為規范中國股市鼓與呼,關注中小投資者的苦與樂。